6月28日,由我校主办、超星泛雅集团协办的“智启未来·育见新机—AI赋能下的教育教学变革研讨会”成功举办。会议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深度赋能教育教学全流程、重塑教育生态、革新教育理念、升级教学模式、变革教育评价等议题开展多维度研讨。学校校长戴青云、超星泛雅集团总经理秦波涛,以及来自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53所省内外高校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二级学院领导、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等45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

戴青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她指出,以AI为核心驱动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广度,重塑全球教育形态。教育数字化转型已从单个学校的“选择题”升级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必答题”。本次研讨会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践行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实践。她强调,面对AI引发的全球教育革命浪潮,高校必须主动求变、积极应变:一是加快推进教育大模型建设,打造坚实的“AI+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筑牢根基;二是深化教育教学范式改革,将AI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的各要素与全过程,实现教学流程的智能化再造;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育具备数字素养、人机协作与产业转化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以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四是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动态监测评估机制,使教育评价更加科学、精准、全面,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她呼吁与会同仁携手共进,凝聚发展共识,共建AI教育协同创新生态,打通“教学-科研-转化”全链条,推动高等教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独具特色的广东方案。

在主题报告环节,多位教育领域知名专家与学者分享各自在AI赋能教育教学的创新探索与实践成果。惠州学院副校长郑文教授详细展示了AI技术在课堂教学督导评价中的创新应用案例及其取得的显著成效,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提供了新思路。武汉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吴丹教授系统阐释了武汉大学在数智教育领域的教育改革探索之路,构建了“六层级、五主线、四画像、三图谱、二达成和一中心”的整体框架,有效推动了教学精准化、学习个性化,将“教·学·管·评”四个关键环节智能融合。超星泛雅集团总经理秦波涛从智慧课程建设、智慧专业打造、微专业创新及未来学习中心构建四个维度,阐述高校数智化教学的路径与企业创新实践,为教育科技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提供了有益参考。华南师范大学柴少明教授分享了AI驱动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前沿研究成果与丰富实践经验,为一线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了实操性强的指导。我校教务处处长杜灿谊教授介绍了学校在AI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及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探索与阶段性成效,展现了学校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努力与担当。

此次研讨会为各高校搭建了AI赋能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讨与经验交流的平台,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在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行动中迈出坚实步伐。学校将持续推进AI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主动适应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对教育形态产生的深刻影响,探索AI技术如何深度赋能教育教学全流程推动教育理念、模式、评价的创新与升级,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教育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