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际协同育人,推动“3+4”中本贯通培养改革试点工作高质量发展,10月28日上午,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东辉,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邱锦军一行到电子与信息学院开展交流。电子与信息学院院长单纯、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吴秀兰、学院党委副书记梁茵、副院长李亚及林沛共同参会。

单纯院长首先代表学院对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3+4”中本贯通培养是衔接中职与本科教育的重要纽带,关乎人才培养的连续性与专业性,本次交流将为两校优化合作、提升育人质量搭建关键桥梁。
张东辉校长随后介绍了该校首届“3+4”中本贯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班级的建设情况,包括学生学习状态、日常管理、阶段性成绩以及专业实验室规划与建设进展,全面展示了试点专业的办学基础与实践成效,为后续合作提供了参考。
在交流环节,吴秀兰副处长对“3+4”中本贯通培养已取得的进展表示祝贺,强调该模式对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中高本衔接具有重要意义,并表示教务处将在政策与资源方面继续提供支持,助力两校合作深入推进。梁茵副书记围绕学生工作体系,介绍了学院在思想引导、学业帮扶与职业规划方面的举措,提议通过师生互访增强学生对贯通培养路径的认知,提升两校协同育人实效。李亚副院长就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提出建议,指出需强化中职与本科阶段基础课程衔接,保障知识体系连贯性,并探讨拓展“中本硕”贯通培养的可能性,为学生构建更广阔的发展通道。
单纯院长在总结中强调,两校在“3+4”中本贯通培养方面目标一致,后续应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牵引,持续完善合作机制。他还介绍了学院“订单班”培养模式,强调以龙头企业需求引领人才培养,实现“培养即就业”的实效,为两校合作提供实践借鉴。

会后,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一行在学院领导陪同下,参观了家电一体化实训中心,实地了解实训设施与教学开展情况,为后续实践教学合作奠定基础。
此次交流明确了两校下一步合作方向,增强了校际协同育人共识。双方将持续深化在专业建设、课程衔接与学生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共同为广东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电子与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