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推动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11月14日上午,我校在东校区第一教学208会议室成功举办了第十九期“工匠之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系列培训”。本次培训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与学——理念、思路与工具”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各学院教学负责人、教师及教学相关管理人员近200人参加。

培训伊始,教务处处长杜灿谊作开场讲话。他强调,本次培训是学校推动教育教学数智化转型、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提升教师数智化教学水平与综合育人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他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把握学习机会,主动参与各类教学发展活动,不断提升数字素养与智能教育设计能力,共同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迈向新台阶。

主讲嘉宾张增强副教授围绕“智慧课程”的建设路径与实践策略,展开了内容丰富、逻辑清晰的讲解。张增强老师从智慧课程的定义与内涵出发,深入剖析了其与传统在线课程的异同,指出智慧课程以知识图谱、DeepSeek等AI工具集为核心,融合任务引擎与教学设计,实现教学过程的智能化、个性化和高效化。他强调,智慧课程不仅是技术的整合,更是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他提出了“四个途径、两个理论、三板斧、十个工具”的实践框架,引导教师掌握AI工具在教学资源建设、课程设计与迭代中的应用。他还结合教育图谱的类型与作用,展示了如何通过超星任务引擎、AI助教训练等手段,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参与度。此外,张增强老师分享了多个获奖教学案例,包括其主持的国家级一流课程、拓金计划课程等,展现了AI赋能教学在真实场景中的成效。他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智慧课程建设,适应数智时代的教育变革,提升教学质量与影响力。


本次培训内容翔实、案例生动,现场反响热烈。参训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学习,不仅拓宽了对AI教育的认知边界,也掌握了实用的工具与方法,为今后开展智慧课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工匠之师”系列培训作为我校教师发展的重要平台,将持续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助力广大教师在智能教育浪潮中走在前列。
撰稿: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