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消息

专题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务消息 >> 专题新闻 >> 正文

我院召开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建设培训会

发布日期:2018-01-11    

    为切实推进我院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1月8日下午,我院在校本部二教1002会议室举办了应用型试点专业建设培训会。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室副主任杜怡萍研究员、我院教务处副处长向凯教授作了专题讲座。学院各教学单位主管教学院长、各转型试点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等70余人参加了培训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李旭旦主持。
    培训会上,杜怡萍作了《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研制的路径与方法》的专题报告,她以大量的案例,就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认识、基本程序、供需调研、“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课程体系建构等方面,对应用型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研制思路、路径和方法进行了详细讲解。她指出,研制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首先要组建行业企业专家和教育专家参与的研制团队。二是采用和选择恰当的方法,扎实开展行业企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在校生和用人单位的供需调研,撰写“专业建设调研报告”;三是重点开展职业能力分析,制定“职业能力分析表”,以明确专业培养的职业能力、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为课程体系建构和课程内容开发奠定基础。四是将企业工作领域能力转换学生的学习领域,将职业能力转换为课程标准和教学标准,编制“课程与能力对接表”,并对课程标准和教学标准的编写框架和编制方法进行了介绍。她强调,供需调研和职业能力分析是研制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和逻辑起点,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根本和教学质量的保障,拥有了优良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就占领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制高地。
    向凯作了《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建设标准》的专题报告,就应用型转型发展背景、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建设思路和评价标准进行详细讲解。向凯指出:一是地方高校长期以来沿用重点大学“学术型”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低、就业率低”的“三低”危机,必须进行转型发展,以适应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给人才培养带来的新要求,并详细剖析了“什么是转”“为什么转”“转到哪里”“谁来转”“转什么”“如何转”“转的效果”等问题。二是建设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首先要区分“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在“主体功能”“培养方向”“培养模式”等八个方面的差异, 需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合作式”“一体化”的建设理念,需突出“能力本位、应用定位、职业显位、实践上位”的建设原则,并提出了“市场需求为牵引、产教融合为途径、专业课程为载体、专业课程为载体、教师队伍为核心、提高质量为主题”的建设思路,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三是详解介绍了我院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等七个方面的建设标准和验收标准。
    最后,李旭旦就我院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的具体建设工作做部署,并指出:一是我院作为广东省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建设必须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课程内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与实践,各专业建立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的体制机制,按照“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原则,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制定以职业能力为本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真正做到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创新链。二是大力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三是学校层面将改变专业建设经费平均分配的资助方式,建立奖惩机制,对于立项的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进行中期验收,验收通过的项目重点予以经费配套,验收不通过的专业项目将停止经费支持。